6月1日东方会心力衰竭论坛上,坛主蔡迺绳教授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他并没有强调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目前炙手可热的药物,而是独出心裁地选择了地高辛这个老药。地高辛,听起来似乎是过时的药物了。蔡教授为何对它如此看重呢?
蔡教授介绍说,洋地黄类药物堪称是治疗心力衰竭历史最悠久的药物,自1785年起洋地黄叶已经用于治疗慢性心衰。近年来在心衰治疗中的使用逐渐“退居二线”。当今洋地黄的口服制剂是地高辛,地高辛应用下降,主要是认为地高辛不能降低病死率、对毒性有顾虑及缺乏药厂的推动。
其实,地高辛除大家熟知的正性肌力作用外,还具备有益的神经体液效应,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可增加迷走张力,降低交感活性,减少RASS激活,增加心钠肽释放。地高辛的电生理作用有有益的一面,能降低心率,但也可诱发心律失常。可以说,目前对地高辛的认识仍不充分,它犹如我们心血管医生“最熟悉的陌生人”。
临床试验证明,地高辛能够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鉴于各临床试验结论一致,各国心力衰竭指南也给予了它I级或IIa级较高水平的推荐。大规模临床试验DIG中,地高辛组的心衰相关病死率和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级别心功能、不同左室射血分数亚组都呈现一致结果。然而总死亡率和住院率并不低于对照组,这很可能是地高辛的副作用,尤其是致心律失常副作用抵消了它的功绩。
既然如此,如何尽量避免它的副作用、扬长避短呢?2006年发表的DIG试验事后分析发现,地高辛血清浓度0.5-0.9ng/ml组的患者全因死亡率、住院率是降低的,而>1.0ng/ml组的患者心衰死亡降低,全因死亡率却轻度上升。这说明部分患者血清药物浓度过高导致了副作用,如果用药计量恰当很可能就得出不同的结论。长期口服地高辛0.125mg QD,其血清浓度大致在0.8ng/ml左右的相对安全范围,当然还应注意肾功能、年龄、体重和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与许多临床常用药物都有相互作用,应监测血药浓度。
蔡教授总结说,瑕不掩瑜,功大于过。在医疗费用日益上涨的今天,物美价廉的地高辛不应被冷落。即使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RT占据主要位置的时代,我们也决不应该忽视地高辛,它是具有良好性能效益比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