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开幕首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就心房颤动的现状和进展在主会场作大会报告。黄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心房颤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特别是对于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注册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今天,黄从新教授就房颤的发生机制、抗凝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治疗等方面做了精彩演讲。
关于房颤的发生机制,黄教授指出房颤的局灶触发学说和多子波折返学说目前已经较为成熟。房颤的触发约有85~90%起源于肺静脉,心房与肺静脉交界处存在解剖和电生理的异质性,肺静脉内的肌袖中已发现了具有起搏功能的P细胞,可发放快速冲动触发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成功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已经证实了肺静脉触发在房颤中的价值。黄教授指出,在重视肺静脉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关注心房内其他一些特殊解剖结构触发房颤的重要性,比如上下腔静脉、房间隔、界嵴、冠状动脉窦、Marshall韧带等部位。
在抗凝治疗方面,黄教授再次强调了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对于房颤患者首先应进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对于高危患者华法令抗凝是必要的,而对于中危患者华法令和阿司匹林治疗均可,并且指出,阿司匹林治疗的剂量是每天81~325mg。对于已经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目前存在争论。Nademanee和Oral指出,恢复窦性心律后,左房机械收缩功能已经恢复,无需抗凝。而Waldo则认为目前无明确证据认为恢复窦律后左房机械收缩功能得到恢复,故不应该终止抗凝治疗。AFFIRM研究提示在无症状性房颤的患者中终止抗凝治疗可能导致血栓栓塞的危险增加。据此,黄教授提出对于有脑中风病史等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恢复窦律应继续抗凝治疗。
既往的很多研究表明,抗心律失常药物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差,并且存在很多副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益处很大程度上被其副作用所抵消。2006年ACC/AHA/ESC和CSPE的指南均肯定了导管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价值,在黄教授等牵头制定的CSPE的指南中提出,对于年龄<75岁、无或轻度器质性心脏疾患、左心房内径<50mm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有经验的电生理中心,可以考虑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伴或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也应积极开展导管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其方法学和疗效。黄教授还特别介绍了Dr. Nademanee的碎裂电位(CFAE)消融方法,CFAE定义为(1)由≥2个碎裂电图构成的心房电图,和/或在10s以上记录中存在由延长激动波形成的连续曲折所造成的基线紊乱;(2)在10s以上的记录中存在极短周长(平均≤120ms)的心房电图。单纯消融CFAE而不干预肺静脉的消融策略同样能取得很高的成功率。CFAE消融部分证实了多子波折返学说在房颤中的地位。黄教授在肯定CFAE治疗效果的同时对于肺静脉在房颤的发生和治疗中的地位提出疑问。
最后黄教授介绍了无症状性房颤和老年性房颤的特点。目前对于如何评估无症状性房颤还没有统一的方法,无症状性房颤的存在对于制定房颤的治疗方案、评价房颤的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很多的临床试验关注的均为年低于75岁的房颤患者,但房颤在高龄人群中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今后应重视对这部分房颤患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