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我们通常所说稳定性冠心病包括了大部分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引起临床症状,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危害。是否需要介入治疗,取决于病变血管是否重要和这个血管所支配的区域大小,假如支配的区域很小,或者是一个血管的分支,可能就不需要介入治疗。举例来说,比如前降支分支的对角支病变影响范围不是很大,右冠状动脉很远端也可以引起临床症状,而患者是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劳累性心绞痛,我们可以内科保守治疗,应用大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的药物结合降血脂,这样可能就不需要介入治疗。假如这个血管是一个很大的血管,支配的心肌区域比较大,我们现在还没有一种手段区分斑块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虽然目前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很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发生心肌梗死,这样的话就使我们失去一次挽救的机会。像这样的患者我还是建议早期PCI干预治疗。除了刚才谈到的两种情况以外,假如患者是多支血管病变或者是糖尿病患者,同时又有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效果同样好。在COURAGE试验以后,人们对PCI治疗提出疑义。试验中很多药物治疗患者最终接受了介入治疗。目前没有资料说明介入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稳定性冠心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觉得还是应该做介入治疗。假如已经知道病变血管支配的心肌区域很大,即使是稳定性心绞痛,我们也建议早期PCI干预治疗。或者已经有出血证据,证明患者的病变是不稳定性病变,那么也建议PCI干预治疗。如果是小的血管或者是小分支,内科保守治疗和介入效果一样好。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这个问题。
陈纪林:这个问题始于今年的ACC会议上一篇关于“稳定性心绞痛介入和内科保守治疗临床疗效5年比较”的报告。文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介入治疗在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发面并不优于保守治疗。通过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该报告的入选标准对于稳定性心绞痛选择是加拿大分级的1-3级的心绞痛患者,不包括4级的心绞痛患者,也就是说研究只入选了稳定性心绞痛的轻中度患者。按照加拿大的分级,心绞痛患者中1级占40%以上,2-3级占58%,说明其中近一半的患者是没有明显临床心绞痛症状的。对于严重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仍然是可行的,因为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实际上稳定性心绞痛从冠状动脉造影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斑块是不稳定的,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如果有不稳定斑块存在,狭窄又在70%以上,我们一般还是主张做介入治疗,因为这样可以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更细化,心绞痛不管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都需要看斑块的情况,如果斑块是不稳定的,那么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也应该给予干预,只有这样才能降低ACS的发生率。
陈纪言 教授:毫无疑问是需要PCI的。但这需要有选择性,不是所有的冠心病人都适用。现在有一个错误的概念,源于对COURAGE研究错误的理解,即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治疗是和药物治疗结果是一样的,因此推论出PCI是不需要的,所以才会有稳定性冠心病是否需要介入治疗的争论。如果我们更仔细地去分析COURAGE研究的设计过程和结果,可以发现它所比较的并不是PCI和药物治疗的两种方法,而是一个初始策略的比较。试验中排除了左主干病变和心功能不好的患者后,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初始策略的比较,一组要进行PCI的手术,另外一组进行药物治疗。在对照组根据缓解情况选择是否进行PCI手术,最后结果表明在药物治疗组中有1/3接受了PCI手术。这两种初始策略的比较一个是是开始即选择介入治疗;另一个是最初选择药物治疗,症状不好再选择PCI。试验并不是说药物治疗跟PCI的效果一样,正确的理解是:初始策略选择PCI治疗和药物治疗是一样的,这个研究并不否定PCI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COURAGE研究使我们渐渐思路清晰,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很好,PCI在很多情况下是一部分安全性的保障,对于部分患者死亡率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个别情况,如左主干病变、严重血管病变和前降支近端的严重狭窄病变,搭桥手术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至于PCI效果是否像搭桥手术一样好,在这些严重的冠心病患者中还要等待新的研究结果来确定。现在对于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治疗概念越来越清晰,对于大多数患者药物治疗可以把风险降得很低,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有症状应该考虑PCI或搭桥手术。对于危重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应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血运重建术,来改善病人的预后,
盖鲁粤 教授:我觉得有两个研究很值得关注,其中之一就是COURAGE研究。主要是比较了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一组用药物治疗加介入治疗,另一组单纯用药物治疗,结果比较轰动。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只要有心绞痛就应该做介入治疗,把狭窄血管开通。1975年首创的介入冠状动脉治疗,当时认为狭窄的冠脉就应该开通。后来我们也发现介入治疗在缓解心绞痛方面有很明显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认识不断的深入,逐渐发现:当血管解除狭窄以后,心绞痛可以缓解,但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却没有降低。因此,引起了关于介入治疗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没有必要做的争论。过去,由于没有很好的药物,患者总是持续心绞痛。但是,当有了能够很好的治疗心绞痛药物后,常规治疗加上较好的药物,患者的症状会很好地缓解。即使是没有做介入治疗,应用药物治疗也能做到很好的效果。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发现。另一个研究是比较心肌梗死的患者,一组患者做介入治疗,另一组不做介入治疗,结果两组没有差别。这个结果对于介入治疗多少也有些否定。
在这两种情况下,一个是稳定性心绞痛,可以不用介入治疗而选择药物治疗,因为两组差别不太大。还有一种就是过了几天的心肌梗死血管是闭塞的,开通治疗与不开通治疗差别不大。这就提出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是完全可以用药物治疗的。另外,如果血管是闭塞的而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不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