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关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 刘梅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老年内科
[2007/2/6 0:00:00]
 全文(共1页)
21世纪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06年底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 以上。因此,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极为严峻的挑战。增龄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加,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将持续增加。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已成为当今社会发病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不仅对医学和公共卫生带来挑战,也造成了社会沉重的经济负担。据统计,如果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可以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7年,而预防癌症仅可使平均寿命延长3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报道,我国数千万例心血管病患者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达3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45%左右。每年用于主要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达1301.17亿人民币,增长速度已经超过GDP和卫生事业费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人群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患病率全面增加,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血脂异常患者1.6亿人,体重超重两亿人,肥胖6000万人,糖尿病2000万人,烟民3.5亿人,还有大量饮酒和缺乏体力活动者,加之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将迅速增长。 通常,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呈退行性改变,尤其是肝肾功能的衰退,使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敏感性和耐受性均不同于其他人群。由于老年心血管病症状常不典型,病变、病情复杂,容易出现其它合并证,在诊断过程中容易漏诊和误诊,如治疗不及时病情可急剧恶化甚至导致死亡。老年心血管病人常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毒、副作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临床医师所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应给与充分重视,改变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把疾病的威胁降到最低。 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肥胖,尽管我们改变不了年龄和家族史,但如能戒烟、有效控制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肥胖,即可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事件率而减少心血管病所带来的危害。近年,一些新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如反映外周血管状态的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膜厚度、左室肥厚、代谢综合症、糖耐量异常、血栓前状态、C反应蛋白、微量蛋白尿等。积极、有效地预防危险因素应该是医务人员和公众共同努力的目标。 心血管疾病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结构不合理、缺少体育运动、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态异常、吸烟等均可导致或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应对此进行评估和干预。应对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评估,并给予正确的指导,把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性提高到治疗的等同水平。同时,根据老年病人的个体特点,确定治疗策略,合理选择治疗方式,以减少不良反应并发挥最佳疗效。应尽量选择经循证医学证实对老年人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确定并区分特定的治疗人群,如: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应强调血脂达标,冠心病患者鼓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鉴于目前缺乏高龄老年人心血管病治疗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不应把此人群之外的试验结果完全移植到此人群的治疗中,而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此外,还应充分关注老年人所合并疾病对总体治疗和预后的影响,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强调改善老年患者症状、减轻痛苦、改善机体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追求完全治愈疾病。 总之,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对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进行细致地评估,同时探讨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评价指标和手段,建立优质、高效的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控体系,选择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治疗方法和药物,强化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达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死亡率、致残率并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