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首 页
会 议
新 知
争 鸣
名 家
名 刊
指 南
病 例
关键词
首页
>
>正文
发生心血管事件后的标记物可预测再发事件的危险 Post-Cardiovascular Event Markers Predict Recurrence Risk
[2005/6/7 0:00:00]
全文
(共1页)
芬兰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发生心血管事件后几项关键的凝血标记物浓度较低的患者再发生事件的危险增加,即使标记物的浓度是在正常的范围内。 以前的研究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MI)患者在事件发生后数月内的抗凝血酶(AE)和蛋白(P)C的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为了进一步研究该问题,Markus Pelkonen(芬兰Vassa中心医院)及其同事入选了1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ACS指的是急性非Q波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研究人员测定了患者在因事件入院48小时内的AT、PC和其他标记物的浓度,在出院(第5~8天)、3个月和1年时再次进行了测定。 平均随访了555天,其中35例患者出现了新发心绞痛、顽固性心绞痛、非致死性MI、卒中或死亡。 更重要的是,入院后出现一次或多次PC、AT低水平的患者比这些标记物浓度较高的患者明显较少发生这样的心血管终点。 特别是,应用入选时的50%百分位值判断,PC浓度较低的患者出现心血管终点的几率是较高PC浓度患者的2.72倍。 研究期间PC或AT浓度低于正常值的6例患者,其出现再发事件的几率甚至是标记物浓度在正常范围患者的5.03倍。 另外,与AT或PC水平较高的患者相比,AT或PC水平较低的患者有更短的无事件时间。 Pelkonen等在《血液凝固与纤维溶解》(Blood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杂志上写道:“我们发现,即使PC和AT水平在正常值的范围内,PC和AT水平的差异与ACS后患者的临床结果有相关性。” “因为出现的终点数较少,我们没有计算凝血参数与不同类型终点之间的相关性。” 因此他们建议:“应该进行较大规模的前瞻性试验,进一步研究在冠心病的“冷阶段”单次测定PC和AT的预测作用。”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更多热点
2024 EAS速递:无事件的ASCVD患者,阿利西尤单抗强化降脂大有裨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抗炎治疗的新视点
心脑共建新体系,降脂联合新动力,助推CVD防控事业振翅高飞
ACC.24中国之声丨葛均波院士团队:从共识路径到临床实践,血脂质量提升项目为ACS患者的血脂管理带来新篇章
一文总览丨血脂头条:2022 ESC 血脂热点精粹!
前瞻性安全监测可用于医疗器械上市后评估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回到首页
声明:
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
About Us
|
客服中心
|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